(高凤阳 张琳颖)6月26日,丹襄部联合运维单位,聚焦工程沿线中小学生安全防护,开展“理论+实操”相结合的防溺水知识进校园活动,通过专业宣讲、场景模拟及科普宣传,全方位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防线,为生命安全构筑坚实屏障。
知识讲堂:专业科普筑牢思想防线
活动现场,红十字会专业讲师以“珍爱生命、预防溺水”为主题开设安全课堂。讲师围绕溺水致死机理、防溺水“六不准”准则(不准私自下水游泳、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)及科学救援方法展开讲解,结合近年溺水事故案例剖析侥幸心理的危害性。重点演示 “同伴溺水如何正确呼救、使用救生杆 / 救生圈施救”“溺水者上岸后心肺复苏操作流程”等实用技能,通过人体模型实操教学,让学生直观掌握按压深度、频率等急救要点。现场设置互动问答环节,200 余名学生及家长就“野泳隐患”“盲目施救风险”等问题积极提问,形成“学防溺、懂自救”的浓厚氛围。
现场宣教:多维联动强化安全认知
在现场宣讲环节,活动围绕“沉浸式教育”理念,构建立体宣传网络。制作“防溺水警示标语”横幅6条,悬挂在校园主干道及周边水域醒目位置;向学生及家长发放《防溺水安全手册》1500 份,手册含风险水域分布图、应急联系电话等实用信息;设置定点宣传台开展 3 小时不间断讲解,工作人员结合仿真溺水场景模型,演示“如何利用衣物制作简易救生绳”“遇到漩涡如何规避”等技巧,使“生命可贵、安全第一” 的理念深入人心。通过多维联动强化学生及家长的安全认知。
长效守护:完善机制巩固教育成效
此次活动精准锚定工程沿线青少年安全管理重点,既通过“理论灌输+场景体验”提升了教育实效,也为后续安全工作提供了思路。下一步,丹襄部将在汛期加大水域巡查频次,以“宣教 + 管控”双轮驱动模式,持续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,全力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。
责任编辑:张琳颖;审核签发:廖潘腾子